1)第252章 军饷制度_我在大明造航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相比起刘汉三部,王大勇这边进展的更加顺利。

  景德镇,鹰潭,上饶等地清军都没有部署重兵,遇到吴军的主力,很快就败下阵来。

  占领这些地方之后,吴长庆又多了很多税收收入。

  景德镇的瓷器闻名天下,特别是现在开启了海洋贸易,这里的瓷器就变得更加供不应求。同时,景德镇也靠着出售精美的瓷器,赚取了大量的财富。

  而现在,这里的税收归了吴长庆。

  除了瓷器,鄱阳湖周边的农田,则是非常重要的产粮区。

  控制了这里之后,吴长庆辖区里百姓不但可以吃得饱,而且还有粮食可以贩卖到其他地方了。

  王大勇留下了几千人驻防这些地方,尔后带着主力开始返回南京。

  他们此次的作战计划已经全部完成,接下来就是回到南京休整,然后渡江北上,开始北伐。

  消灭了勒克德浑这支军队后,吴军在南方已经没有了太大的威胁。

  无论是朱以海还是朱聿键,又或者是西面的何腾蛟,他们的实力都不足以撼动吴长庆的根基。

  如此一来,他便可以放心的北伐,直捣中原。

  六月初,大军全部回到了南京。

  此时,吴军的军队数量已经多达二十二万,其中,十五万的主力部队,七万驻守地方的二线部队。

  军队的规模越大,其划分也就变得更加详细。

  不这个样子,军费根本吃不消。

  一个主力燧发枪士兵,月饷要三两银子。如果都按照这个标准来,那么他们一个月光军饷就要六十六万,加上物资方面的花费,一个月一百万都不够。

  这种花费谁也撑不住,人家朱聿键养一个士兵,一个月连一两银子都不到,朱以海的军队中,也只有主力的军饷能够达到一两。

  而清军当中,八旗主力的月饷能够达到二两,其他二线部队也只有一两,甚至更少。

  所有军队当中,吴长庆给出的军饷是最高的一个,这也是他们军队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。钱多,才有人肯卖命。

  很多投降过来的士兵,都非常愿意为吴长庆效力,相对安全,又赚钱。

  为了解决军费问题,吴长庆也把军队进行了细分。

  其中,负责驻守如鹰潭抚州之类小地方的杂牌部队,月饷只有八钱。而驻守南昌,九江,苏州这些重要地方的二线部队,平均月饷则是一两二钱。

  这些部队当中,冷兵器部队月饷一两,火铳军月饷一两五钱,掷弹兵等技术兵种,也是一两五钱。

  而野战主力,最低级的冷兵器部队,月饷也有一两五钱。这些都是攻城的主力军,经常需要拼命,没这么高的军饷士兵心里难免会有怨念。

  火绳枪部队有二两,燧发枪部队有三两,其他技术兵种更高。

  这些军饷制定的依据,主要是从危险性,作用性,技术难度来决定。

  越危险的地方,军饷越高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bqg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