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341章 80说曹操,曹操就到_重生,然后成为大科学家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341章80说曹操,曹操就到

  虽然这封信写的很是客气,在开头处蔡院长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儿,还在按照中囯的传统礼节称呼陈慕武为汉臣兄。

  但对于蔡院长携大学院全体同仁一起联名所写的这封邀请信,陈慕武想都不想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。

  总不能说你让我去,我就去,那岂不是让他老陈一点儿面子都没有了么?

  先不说陈慕武根本就不想回国,就算他某一天特别想不开,打算回国,但是中研院也绝非是自己的最佳选择。

  该说不说,从1927年到1937年这十年里,虽然国内一直都在打着内战,但至少在高等教育界,还是办出过一些实事的。

  然而这项功绩肯定算不到囯民政府的头上,因为按照规定应该管理各所大学的教育部内部乱成了一锅粥,隔三差五就因为派系斗争而换上一个新的部长来领导。

  每一位新部长又都对民囯的教育事业有些自己的想法,从而导致了教育部的政策也不是萧规曹随,而是朝令夕改。

  高等教育能取得成绩,完全靠的就是早期那些出国留学然后回国的教育工作者,他们是真的一心一意想要为国家来培养人才的。

  可是光有一颗赤诚之心还不够,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想要得到发展,都离不开钱。

  老师们在工资上咬咬牙吃点儿苦没什么问题,可是教育经费不足,却是一个大问题。

  虽然即使教育经费照实拨发,也不一定能买来一台卡文迪许实验室出品的粒子加速器。

  但要是一点儿经费都不发,一直用各种借口来拖欠的话,那便是任何仪器,哪怕是一根试管都买不来。

  未来的中研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就是这么一种情况。

  就算中研院被冠上中国最高等的学术研究机构,但是因为直属于自身经费就不足,还要被层层贪污克扣的教育部,中研院最后拿到手里的研究经费严重不足。

  没有经费就不能进行深入研究,只凭着热情自带干粮免费发电可是走不远的。

  所以在未来很长一段的时间里,中研院仅仅是名不副实、徒有其表,除了名字高大上之外,一点儿拿得出手来的成果都没有。

  相比之下,蔡院长的那位死对头,远在邶平的李院长手下的邶研院,在学术研究上,尤其是物理、化学和植物学这三门学科,比起中研院的水平来要高得多。

  这是因为邶研院完全就是教育部为了安抚李院长,专门给他开设了这样一个部门,属于是先有萝卜然后再挖坑。

  为了防止李院长一言不合又找上门来打架,把教育部闹得鸡犬不宁,因而在一开始,邶研院的研究经费每年都是足额发放的。

  另外还有一点,就是邶研院这些学科的建立,全部都是在邶京那些大学的基础之上的。

  毕竟北洋政府把邶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bqg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