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六十六章 不甘心的大清 第四更_大明:从少年天子到千古大帝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大明帝国皇帝朱靖涛推行的一系列改革,在整个大明帝国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。

  工业和交通方面,倒是没有多少人反对。很多仁人志士都清楚,现在的大明帝国已经完全落后于西方世界了。想要追赶西方世界的话,就必须要大力发展工业,让大明帝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强大的工业国才行。只有这样,才能够让大明帝国强大起来,才不会再受到西方列强的欺压和入侵了。

  教育方面,则让人拍手称快,大力支持。自古以来,整个东方古国都是非常重视教育的。但历朝历代,也没有哪个朝代的皇帝能够像朱靖涛一样,用这么大的手笔来发展教育。在这方面,朱靖涛绝对算得是千古明君了。

  但是,在农业方面以及税收方面,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了。当然,这一部分都是既得利益者,都是富人。

  土地已经被大家作为最宝贵的财富了,是他们能够一代代传承下去的,怎么能够卖给朝廷,还要分给那些泥腿子呢?而官绅一体纳粮,更是让人不满。他们身为特权阶层一直以来都有着免税的特权。现在让他们也缴税,那岂不是和泥腿子一样了吗?

  在这两个方面,朱靖涛要推行改革,可谓是阻力重重。

  好在,大明帝国在军事方面的改革,已经顺利的实施了。边军和地方部队,正在按照朱靖涛的要求进行整编。燕京兵工厂,也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武器装备。在第二期工程建成投产之后,燕京兵工厂已经能够生产步枪、机枪和轻型火炮了。单单是步枪而言,每个月就能够生产两万支的步枪。

  不过,有这么多的部队需要换装。单单靠燕京兵工厂这么点产量,肯定是不够的。因此,在陆军部的请求之下,朱靖涛已经批准了,在长安和金陵,各建立一座中型兵工厂,作为军工产能方面的补充。一旦这两座兵工厂也建成的话,大明帝国每个月的步枪产能,能够达到四万支。这样的话,也勉强能够满足部队的消耗了。

  各部队在进行整编之后,没有换装之前,先用之前的武器来进行训练。换装之后,再进行磨合。这样,也不会对部队的整编造成什么影响。

  在大明帝国进行各项改革,力图崛起的同时,刚刚在战场吃了大败仗,丢掉了大量土地,同时还损失了大量的军队,使得大清帝国的军事力量受到了极大的削弱。

  并且,向大明帝国赔偿整整两千万两银子,这对于大清帝国而言,更是让他们的财政雪加霜。为了凑足向大明帝国支付的赔款,西太后甚至不得不从内帑中拨出了一部分银子,然后还让一干王公贵族们一家出一点。这让王公贵族们,自然是大为不满的了。

  这一天,西太后召见了大清帝国的一干军机大臣们,商议大清帝国接

  请收藏:https://m.xbqg9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